0

海啸 高度【汇集20篇】

海啸还是人们闻之色变的自然灾害,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遇到预防海啸的发生呢?下面为您精心推荐了海啸的预防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浏览

7381

文章

472

篇1:地震海啸的特点是什么

全文共 811 字

+ 加入清单

海浪有波峰和波谷,首先抵达海岸线的通常是波谷,在其后形成的波浪会吸收前方的海水,海水因而从海岸线往回退。目睹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海啸的一位苏门答腊渔民描述“海水退去,鱼则不停地在沙滩上翻腾跳跃”。地震海啸的特点是什么?且看以下分解。

地震海啸的特点:“地震海啸”发生在辽阔的海洋中,海啸波涛长达数百千米,并可达到海底数百千米深处。它以喷气式飞机的速度沿海洋运动,当它遇到陆地时会产生与原子弹爆炸相比拟的巨大破坏力。毁灭性的地震海啸全世界大约每年发生一次,尤其是最近几年发生的地震海啸破坏性极大。海啸时掀起的狂涛骇浪,高度可达10多米至几十米不等,形成“水墙”。另外,海啸波长很大,可以传播几千公里而能量损失很小。由于以上原因,如果海啸到达岸边,“水墙”就会冲上陆地,对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威胁。

海啸来临之前,海岸常是平静如常的.除非有过人的观察力,即使是当今最先进的敏感仪器也需连续不间断的观察海岸线、海平面和海底。通过分析数据,掌握了海浪的波段长,才能作出有效的判断。

相对受灾现场讲,海啸可分为遥海啸和本地海啸两类。

遥海啸:遥海啸是指横越大洋或从很远处传播来的海啸,也称为越洋海啸。海啸波属于海洋长波,一旦在源地生成后,在无岛屿群或大片浅滩、浅水陆架阻挡情况下,一般可传播数千公里而能量衰减很少,因此可能造成数千公里之遥的地方也遭受海啸灾害。如2004年底发生在印尼的大海啸就波及到几千公里外的斯里兰卡,1960年智利海啸也曾使数千公里之外的夏威夷、日本都遭受到严重灾害。

本地海啸:海啸的大多数均属于本地海啸或称为局地海啸。因为本地海啸从地震及海啸发生源地到受灾的滨海地区相距较近,所以海啸波抵达海岸的时间也较短,只有几分钟,多者几十分钟。在这种情况下,海啸预警时间则更短或根本无预警时间,因而往往造成极为严重的灾害。

感谢大家的收看,下期给大家讲解海啸预测与逃生常识,大家如果有时间就来学习这些海洋灾害小知识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海啸与港口地形关系

全文共 577 字

+ 加入清单

在地球上,大海的力量是一切自然力中最不可捉摸的。海底下的暗涌波动,能够席卷整个海洋,吞噬掉整座城市,并且它们会留下数以万计的尸体。回溯历史,海啸造成了众多耸人听闻的灾难,而引发海啸的原因有很多,那么海啸与港口地形关系是什么呢?接下来来为大家讲解下吧。

海底地壳的断裂是海啸的最主要的原因,地壳断裂时的地方陷落,有的地方升起,振动激烈,这样的振动能产生波长的大的巨浪,这样的巨浪在港口和岸边,水位因其而暴涨,对陆地有的破坏作用极为巨大。海啸也会因海底火山喷发而发生。1883年,爪哇附近喀拉喀托岛火山喷发,海底裂开一个深洞,在300米深的深度上流着30米以上的波浪,大浪将3万人卷入海里。火山在水下喷发,海水又沸腾,水柱涌出,难以计算的鱼类和海洋生物死亡后漂浮在海面上。

另外,海啸在海底斜坡上的物质失去平衡,变成了海底的斜坡。海啸也有因风而引起的。在强大的台风通过海面的时候,岸边的水位因此暴涨,波涛汹涌,甚至海水泛滥,造成了灾害,由此造成的损失巨大。这种现象被称为“风暴海啸”和“气象海啸”。

但是,海啸并不是所有海底地震的必然结果,而是与沿岸地形形态有很大的关系。

根据对历史上海啸成因的分析发现,水下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塌陷和滑坡、巨烈风暴等大地和海洋活动都可能引起海啸。不过,纯粹的地面火山诱发的海啸较少,更有可能是部分位于水下或海底的火山爆发诱发海啸。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海啸波与海啸有什么关系

全文共 517 字

+ 加入清单

海啸的大多数均属于本地海啸或称为局地海啸。因为本地海啸从地震及海啸发生源地到受灾的滨海地区相距较近,所以海啸波抵达海岸的时间也较短,只有几分钟,多者几十分钟。在这种情况下,海啸预警时间则更短或根本无预警时间,因而往往造成极为严重的灾害。海啸波与海啸有什么关系?请大家继续往下看。

海啸就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海底滑坡或气象变化产生了破坏性海浪,海啸波高达每小时700~800千米,在茫茫的大洋里波高不足一米,但当到达海岸浅水地带时,海啸波波长减短而波高急剧增高,可达数十米,形成含有巨大能量的“水墙”。海浪水墙每隔数分钟或数十分钟就重复一次,摧毁堤岸,淹没陆地,夺走生命财产,破坏力极大。日本就是全球发生地震海啸并且受害最深的国家。

由于海底激烈的地壳变化,造成大片水域突然上升或下降所引起的大海浪。海底地震、火山喷发或是海沟侧壁崩坍等,都可成为海啸波的波源。海啸波在大洋表面上的振幅不超过数米,但优势波波长可达数百公里的量级,优势波周期可达数十分钟。地震海啸的规模与地震震级M近似有线性关系,M

今天的海啸预测与逃生常识小课堂马上就要下课了,关于其他方面的的详细介绍,大家可以关注一下给大家带来的海洋灾害小知识,感谢收看,咱们下期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海啸分为几个等级

全文共 457 字

+ 加入清单

海啸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水下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塌陷和滑坡等大地活动都可能引起海啸。那么海啸分为几个等级呢?海啸预测与逃生常识是怎样的呢?下面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这些海洋灾害小知识。

海啸警报级别分为Ⅰ、Ⅱ、Ⅲ、Ⅳ四级,分别表示特别严重、严重、较重、一般,颜色依次为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

海啸Ⅰ级警报(红色):受海啸影响,预计沿岸验潮站出现200厘米(正常潮位以上,下同)以上海啸波高时,应发布海啸灾害Ⅰ级警报(红色),并启动海啸灾害Ⅰ级应急响应。

海啸Ⅱ级警报(橙色):受海啸影响,预计沿岸验潮站出现150厘米-200厘米(不含)海啸波高时,应发布海啸灾害Ⅱ级警报(橙色),并启动海啸灾害Ⅱ级应急响应。

海啸Ⅲ级警报(黄色):受海啸影响,预计沿岸验潮站出现100厘米-150厘米(不含)海啸波高时,应发布海啸灾害Ⅲ级警报(黄色),并启动海啸灾害Ⅲ级应急响应。

海啸Ⅳ级警报(蓝色):受海啸影响,预计沿岸验潮站出现50厘米-100厘米(不含)海啸波高时,应发布海啸灾害Ⅳ级警报(蓝色),并启动海啸灾害Ⅳ级应急响应。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海啸容易发生的时间段

全文共 1382 字

+ 加入清单

海洋是非常美丽的,我们一到旅游旺季时,我们经常都去海洋玩耍。但是同时也有很多危险的存在,所以我们必须要多加了解这方面知识,例如说海洋灾害小知识以及海啸预测与逃生常识,这都是需要我们去掌握的,下面我们大家就一起先来了解一下海啸容易发生时间段。

海啸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当地震发生于海底,因震波的动力而引起海水剧烈的起伏,形成强大的波浪,向前推进,将沿海地带一一淹没的灾害,称之为海啸。

海啸在许多西方语言中称为“tsunami”,词源自日语“津波”,即“港边的波浪”(“津”即“港”)。这也显示出了日本是一个经常遭受海啸袭击的国家。目前,人类对地震、火山、海啸等突如其来的灾变,只能通过观察、预测来预防或减少它们所造成的损失,但还不能阻止它们的发生。

海啸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下50千米以内、里氏地震规模6.5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海啸波长比海洋的最大深度还要大,在海底附近传播也没受多大阻滞,不管海洋深度如何,波都可以传播过去,海啸在海洋的传播速度大约每小时五百到一千公里,而相邻两个浪头的距离也可能远达500到650公里,当海啸波进入陆棚后,由于深度变浅,波高突然增大,它的这种波浪运动所卷起的海涛,波高可达数十米,并形成“水墙”。

由地震引起的波动与海面上的海浪不同,一般海浪只在一定深度的水层波动,而地震所引起的水体波动是从海面到海底整个水层的起伏。此外,海底火山爆发,土崩及人为的水底核爆也能造成海啸。此外,陨石撞击也会造成海啸,“水墙”可达百尺。而且陨石造成的海啸在任何水域也有机会发生,不一定在地震带。不过陨石造成的海啸可能千年才会发生一次。

海啸同风产生的浪或潮是有很大差异的。微风吹过海洋,泛起相对较短的波浪.相应产生的水流仅限于浅层水体。猛烈的大风能够存辽阔的海洋卷起高度3()米以上的海浪,但也不能撼动深处的水。而潮汐每天席卷全球两次.它产生的海流跟海啸一样能深入海洋底部,但是海啸并非由月亮或太阳的引力引起,它由海下地震推动所产生,或由火山爆发、陨星撞击、或水下滑坡所产生。海啸波浪在深海的速度能够超过每小时700千米,可轻松地与波音747飞机保持同步。虽然速度快.但在深水中海啸并不危险,低于几米的一次单个波浪在开阔的海洋中其长度可超过750千米这种作用产生的海表倾斜如此之细微,以致这种波浪通常在深水中不经意间就过去了。海啸是静悄悄地不知不觉地通过海洋,然而如果出乎意料地在浅水中它会达到灾难性的高度.

啸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水下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塌陷和滑坡等大地活动都可能引起海啸。

地震发生时,海底地层发生断裂,部分地层出现猛然上升或者下沉,由此造成从海底到海面的整个水层发生剧烈“抖动”。这种“抖动”与平常所见到的海浪大不一样。海浪一般只在海面附近起伏,涉及的深度不大,波动的振幅随水深衰减很快。地震引起的海水“抖动”则是从海底到海面整个水体的波动,其中所含的能量惊人。

海啸时掀起的狂涛骇浪,高度可达10多米至几十米不等,形成“水墙”。另外,海啸波长很大,可以传播几千公里而能量损失很小。由于以上原因,如果海啸到达岸边,“水墙”就会冲上陆地,对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威胁。

以上这些内容就是由我们为大家所介绍的,如果大家有想了解更多这类知识,我们可以关注这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有很多这方面知识,供我们参考与学习,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月球远近跟海啸有关系吗

全文共 469 字

+ 加入清单

月球是地球的唯一卫星,月球和地球岩石的精细测年表明,月球形成的年龄为45亿年,而地球的形成年龄约为44.8亿年。那么月球远近海啸有关系吗?海啸预测与逃生常识都有哪些呢?下面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这些海洋灾害小知识。

地月之间的距离远近确实会影响地球潮汐,但地震是地球内部的板块运动,所以月球远近与海啸没有任何关系。

海啸的形成原因有:

1、地震活动地震活动是海啸最主要的原因。在海洋中或在海洋附近,在地震的形成或减弱时都会发生海啸。在地震发生时,海底板变形,造成海水移位。在地震减弱时,地壳板块之间相互滑动,造成大量的旋流,而引发了大量海水的置换和转移。

2、海底山崩海底山崩也能导致海啸。海底山崩常发生在地震期间或在海底火山爆发时。这些山崩以及地震中落下的沉淀物和岩石也会导致大规模海水的移动,引发海啸。

3、宇宙的影响在海洋中,宇宙的影响是最不经常引起海啸的因素。这就好象是向池塘里扔石头,除非扔进大量的石头,否则不会引起海啸。当石块冲击水时,从落水点处向外会引起阵阵微波。在宇宙的影响中,这些微波也会导致大规模的海啸,当海水接近岸边时海啸增强。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为什么海啸能传到千里之外?

全文共 1203 字

+ 加入清单

在深海中传播时,海啸在垂直方向的运动幅度小,但是波长却很长;同时,水体的波动幅度也不像风暴潮那样随着深度的增加而迅速降低,从海面到海底的几千米范围内,海啸中海水的运动幅度几乎是一致的。所以能够保持其能量传播到更远的范围,在几千千米之外还能够兴波作浪。

2015年12月22日联合国大会全票通过决议,决定接受日本的提议,将11月5日定为“世界海啸日”。海啸对人类造成的伤害罄竹难书。1896年6月15日,日本三陆近海发生的里氏7.6级地震,引起海啸浪高30.5米,为世界上最高的地震海啸之一。1960年5月22日,智利中部太平洋深海沟发生里氏8.3级大地震,产生最大浪高25米的大海啸,海浪以640千米/时的速度横扫太平洋,造成1万多人遇难,沉船几千艘,这是世界上影响范围最广的地震海啸之一。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地震引起海啸,滔天巨浪越过印度洋,袭击印度尼西亚、泰国、斯里兰卡、印度和非洲的索马里等国,造成30多万人遇难。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1万多人遇难。

海啸是怎么来的呢?主要来自发生在俯冲带的海底地震。巨大海啸不但会对地震发生地附近的海岸造成重创,有时,它们还会远涉重洋,在几千甚至几万千米之外的大洋对岸兴波作浪。位于太平洋中心的夏威夷10年内就多次遭受来自各个方向的海啸袭击,1923年的关东大地震和1960年的智利大地震都分别给太平洋的对岸造成了很大破坏。1700年1月26日,日本曾遭受过一次被称为“孤儿”的海啸灾害。在当时及多年后,这次海啸都被认为是一次莫名其妙的袭击,因为当地并没有发生地震。300年之后,科学家根据地质沉积历史分析,才认识到这次海啸实际上源于北美西北部的卡斯卡迪亚俯冲带的一次巨大地震。

极强的台风所造成的风暴潮有时也会引发巨大海浪,但是,这种巨浪所造成的影响离开了台风中心后会迅速减小,不会传播到很远,为什么海啸在距离源区数千千米之外还有排山倒海之势呢?

相比于风暴潮或者海洋中由于风力所引起的涌波等,海啸波是一种极其特殊的波动现象。在深海中传播时,海啸在垂直方向的运动幅度小,但是波长却很长;同时,水体的波动幅度也不像风暴潮那样随着深度的增加而迅速降低,从海面到海底的几千米范围内,海啸中海水的运动幅度几乎是一致的。海啸所产生的浪高取决于海水深度。在深海中,海啸的行进是无声无息的,没有惊涛骇浪,经过的船只甚至都感觉不到,只有到了邻近海岸线的浅水区,海啸才显现出它的威力。

海啸之所以能够远涉重洋,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海啸波的波长特别长,可以达到100千米以上。波在传播过程中的能量衰减速度与其波长成反比,波长越长,传播一定距离所消耗的能量就越小。所以,与波长较小的风暴潮等深水波不同,海啸这样的浅水波,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加,水体波动的幅度变化很小,所以能够保持其能量传播到更远的范围,在几千千米之外还能够兴波作浪。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海啸的形成原因是什么

全文共 417 字

+ 加入清单

海啸波长很大,可以传播几千公里。如果海啸到达岸边,“水墙”就会冲上陆地,这将对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威胁。那么海啸的形成原因是什么呢?海啸预测与逃生常识是怎样的呢?下面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这些海洋灾害小知识。

海啸的形成原因有:

1、地震活动地震活动是海啸最主要的原因。在海洋中或在海洋附近,在地震的形成或减弱时都会发生海啸。在地震发生时,海底板变形,造成海水移位。在地震减弱时,地壳板块之间相互滑动,造成大量的旋流,而引发了大量海水的置换和转移。

2、海底山崩海底山崩也能导致海啸。海底山崩常发生在地震期间或在海底火山爆发时。这些山崩以及地震中落下的沉淀物和岩石也会导致大规模海水的移动,引发海啸。

3、宇宙的影响在海洋中,宇宙的影响是最不经常引起海啸的因素。这就好象是向池塘里扔石头,除非扔进大量的石头,否则不会引起海啸。当石块冲击水时,从落水点处向外会引起阵阵微波。在宇宙的影响中,这些微波也会导致大规模的海啸,当海水接近岸边时海啸增强。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海啸波波长特点是什么

全文共 560 字

+ 加入清单

海啸波波特点是什么?据专家介绍说,海啸波是重力长波,波长可达100公里以上;它的传播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9.8米/秒)与海水深度乘积的平方根,所以,海水越深,海啸波速度越快,海水越浅,海啸波速度越慢。当海啸波由远离海岸的深海区,进入海岸附近的浅海区后,波速便急剧降下来,后面的波速依然很快,后波就追上了前波,前后波相叠加,便使波浪的高度倍增,形成几米、甚至几十米高的巨浪。请大家仔细阅读下文内容。

我国也是多风暴潮灾害的国家,历代都把风暴潮和地震海啸所表现的潮位异常混称为海啸、海溢或大海潮等。近20年多年来,我国学术界决定把风暴和地震引起的潮位异常分别称为风暴潮和海啸。另外,有时把天文、风暴和地震原因造成潮位异常所引起的滨海地区受淹导致的灾害统称为“潮灾。但多数情况下,所谓潮灾就是习惯地指风暴潮灾害。

海浪有波峰和波谷,首先抵达海岸线的通常是波谷,在其后形成的波浪会吸收前方的海水,海水因而从海岸线往回退。

目睹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海啸的一位苏门答腊渔民描述“海水退去,鱼则不停地在沙滩上翻腾跳跃”。

有许多技术方法可以确定海啸的来临,大自然也有它自己的方式来警告人们。在某些地区,如果岸边的海水不正常的增高或降低,这就是海啸的预示。

下期课程给大家讲解海啸预测与逃生常识,请大家多多关注,多多关注海洋灾害小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龙卷风海啸来了怎么办

全文共 814 字

+ 加入清单

龙卷风是在极不稳定天气下由空气强烈对流运动而产生的一种伴随着高速旋转的漏斗状云柱的强风涡旋。那么龙卷风海啸来了怎么办呢?海啸预测与逃生常识都有哪些呢?下面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这些海洋灾害小知识。

龙卷风海啸来了的处理方法:

1、远离海岸不要去任何靠近海滩的地方或者进人任何靠近海滩的建筑里。即使你看到的是非常小的海啸,也要立刻离开。海啸的波浪不断变大并持续撞击海岸,因此下一个巨浪也许就要接踵而来。通常来讲,如果你看到了一个巨大的海浪,你已经距离海啸太近,逃离的时间已经不多了。然而不管怎样,你都要努力逃离。

2、跑向内陆或者更高的地方要尽可能跑向内陆,离海岸线越远越好。如果你的时间有限或已身处险境,选择高大、坚固的建筑物并尽可能往高处爬,最好能够爬到屋顶;海边钢筋加固的高层大楼如酒店,是从海啸中逃生的一个安全场所;不要选择低矮的房子或者建筑材料对海啸没有抵抗力的建筑物;岛屿链、深度浅的海岸和红树林可以分散和减弱海啸,但是无法抵挡非常强劲的海浪。

3、爬到粗壮的树上如果你已被困,上述所有选择你都没办法实行,那就寻找粗壮、高大的树并尽可能往高处爬。当然会存在树被海啸摧倒的风险,但这是所有办法都不起作用时唯一的求生路径。

4、抓住漂浮物如果你由于一些原因被卷进水中,应尽力抓住一些漂浮物,如救生圈、门板、树干等。

5、把船驶向开阔海面如果海啸预警时你正在船上,一定不要将船只开回港湾,要尽量将船只开到开阔的海面上。

6、放弃财产和其他物品你的生命比你的玩具、书籍、日常用品或其他物品更重要,携带它们会缩短你的求生时间,应果断扔下它们并努力跑到安全的地方。

7、在外要停留数小时,直到得到准确的信息海啸可以持续撞击海岸达数小时,因此危险不会很快过去。除非你从应急服务机构得到了确定的消息,否则不要返田。在没有得到确切消息前要耐心等待。

8、保持与外界的联系如果你避难的地方有收音机,打开它并不断接收最新信息,时刻保持与外界的联系。不要轻信谣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历史上的十大海啸有哪些

全文共 1721 字

+ 加入清单

历史中存在很多次巨大的海啸,造成了无法想象的损失,所以很多的人都会想要知道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海啸。下面为您精心推荐了历史上的十大海啸,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海啸的自救互救方法

1.如果在海啸时不幸落水,要尽量抓住木板等漂浮物,同时注意避免与其他硬物碰撞。

2.在水中不要举手,也不要乱挣扎,尽量减少动作,能浮在水面随波漂流即可。这样既可以避免下沉,又能够减少体能的无谓消耗。

3.如果海水温度偏低,不要脱衣服。

4.尽量不要游泳,以防体内热量过快散失。

5.不要喝海水。海水不仅不能解渴,反而会让人出现幻觉,导致精神失常甚至死亡。

6.尽可能向其他落水者靠拢,既便于相互帮助和鼓励,又因为目标扩大更容易被救援人员发现。

7.人在海水中长时间浸泡,热量散失会造成体温下降。溺水者被救上岸后,最好能放在温水里恢复体温,没有条件时也应尽量裹上被、毯、大衣等保温。注意不要采取局部加温或按摩的办法,更不能给落水者饮酒,饮酒只能使热量更快散失。给落水者适当喝一些糖水有好处,可以补充体内的水分和能量。

8.如果落水者受伤,应采取止血、包扎、固定等急救措施,重伤员则要及时送医院救治。

9.要记住及时清除落水者鼻腔、口腔和腹内的吸入物。具体方法是:将落水者的肚子放在你的大腿上,从后背按压,将海水等吸入物倒出。如心跳、呼吸停止,则应立即交替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和心脏挤压。

历史上的十大海啸

1586年1月18日伊势湾

1586年1月18日伊势湾遭受了8.2级地震引发的海啸,海啸吞没附近的城市,造成了至少8千人的丧生。

1771年4月24日琉球

1771年4月24日琉球遭受了7.4级地震引发的海啸,海啸引起了15米高的巨浪,造成了1.2万人的丧生。

1868年8月13日智利北部

1868年8月13日智利北部遭受了8.5级地震引发的海啸,海啸巨浪高度达到了21米,海啸席卷了秘鲁和澳大利亚等国家,造成了2.5万人的丧生。

1896年6月15日三陆

1896年6月15日日本三陆遭受了7.6级地震引发的海啸,海啸的巨浪高度达到了38.2米,造成了日本超过2.2万人死亡,同时海啸也席卷了中国,造成了4千居民的丧生.

1707年10月28日南海道

1707年10月28日日本南海道遭受了8.4级地震引发的海啸,海啸的巨浪高达25米,席卷了日本太平洋沿岸地区,造成了至少3万人丧生。

1498年9月20日远州滩

1498年9月20日的日本远州滩受到了8.3级地震引发的海啸的袭击,海啸袭击了这一片地区,共造成了3.1万人的死亡。

1883年8月27日喀拉喀托火山

1883年8月27日印尼的喀拉喀托火山发生喷发,并引发了37米高的海啸,海啸袭击了印度孟买,造成了4万人的死亡,火山喷发造成了2000人的死亡。

1755年11月1日里斯本

1755年11月1日葡萄牙里斯本受到了8.5级地震引起的海啸袭击,海浪高度达到了30米,共造成了6万人的死亡。

2011年3月11日日本福岛

2011年3月11日日本北太平洋海岸发生9.0级地震,地震导致福岛核电站泄漏,地震同时也造成了10米高的海啸袭击日本,这次灾难造成了1.8万人死亡,235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2004年12月26日苏门答腊

2004年12月26日在印尼的苏门答腊海岸发生了9.1级大地震并引发了高达50米的海啸,这场海啸造成了292206人的丧生,超过10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海啸逃生方法

1.地震海啸发生的最早信号是地面强烈震动,地震波与海啸的到达有一个时间差,正好有利于人们预防。如果你感觉到较强的震动,不要靠近海边、江河的入海口。如果听到有关附近地震的报告,要做好防海啸的准备,注意电视和广播新闻。要记住,海啸有时会在地震发生几小时后到达离震源上千公里远的地方。

2.如果发现潮汐突然反常涨落,海平面显著下降或者有巨浪袭来,都应以最快速度撤离岸边。

3.海啸前海水异常退去时往往会把鱼虾等许多海生动物留在浅滩,场面蔚为壮观。此时千万不要前去捡鱼或看热闹,应当迅速离开海岸,向内陆高处转移。

4.发生海啸时,航行在海上的船只不可以回港或靠岸,应该马上驶向深海区,深海区相对于海岸更为安全。

5.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个急救包,里面应该有足够72小时用的药物、饮用水和其他必需品。这一点适用于海啸、地震和一切突发灾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海啸高度一般是多少米

全文共 518 字

+ 加入清单

海啸是一种灾难性的海浪,通常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海底滑坡或气象变化产生的破坏性海浪,海啸的波速高达每小时700~800千米,在几小时内就能横过大洋;波长可达数百公里,可以传播几千公里而能量损失很小;在茫茫的大洋里波高不足一米,但当到达海岸浅水地带时,波长减短而波高急剧增高,海啸时掀起的狂涛骇浪,高度可达几米至几十米不等,形成含有巨大能量的“水墙”。

据记载,最大海啸发生在1964年3月28日,太平洋北部阿拉斯加西南的瓦尔迪兹海面,“威廉王卫之声”地震后的海啸浪高67米。

海啸主要受海底地形、海岸线几何形状及波浪特性的控制,呼啸的海浪冰墙每隔数分钟或数十分钟就重复一次,摧毁堤岸,淹没陆地,夺走生命财产,破坏力极大。全球的海啸发生区大致与地震带一致。全球有记载的破坏性海啸大约有260次左右,平均大约六、七年发生一次。发生在环太平洋地区的地震海啸就占了约80%。而日本列岛及附近海域的地震又占太平洋地震海啸的60%左右,日本是全球发生地震海啸并且受害最深的国家。

今天小编对海啸高度一般是多少米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如果还想了解海啸的前兆是什么以及更多的海洋灾害知识和自然灾害知识,还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对您能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海啸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全文共 1864 字

+ 加入清单

相信很多的人都有听过海啸这个名词,然而大多数的人不知道海啸还是怎样形成的。下面为您精心推荐了海啸形成的原因,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海啸的自救方法

1.如果在海啸时不幸落水,要尽量抓住木板等漂浮物,同时注意避免与其他硬物碰撞。

2.在水中不要举手,也不要乱挣扎,尽量减少动作,能浮在水面随波漂流即可。这样既可以避免下沉,又能够减少体能的无谓消耗。

3.如果海水温度偏低,不要脱衣服。

4.尽量不要游泳,以防体内热量过快散失。

5.不要喝海水。海水不仅不能解渴,反而会让人出现幻觉,导致精神失常甚至死亡。

6.尽可能向其他落水者靠拢,既便于相互帮助和鼓励,又因为目标扩大更容易被救援人员发现。

7.人在海水中长时间浸泡,热量散失会造成体温下降。溺水者被救上岸后,最好能放在温水里恢复体温,没有条件时也应尽量裹上被、毯、大衣等保温。注意不要采取局部加温或按摩的办法,更不能给落水者饮酒,饮酒只能使热量更快散失。给落水者适当喝一些糖水有好处,可以补充体内的水分和能量。

8.如果落水者受伤,应采取止血、包扎、固定等急救措施,重伤员则要及时送医院救治。

9.要记住及时清除落水者鼻腔、口腔和腹内的吸入物。具体方法是:将落水者的肚子放在你的大腿上,从后背按压,将海水等吸入物倒出。如心跳、呼吸停止,则应立即交替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和心脏挤压。

海啸形成的原因

产生海啸的原因主要有三个:地震活动,海下的山崩,以及宇宙的影响。

地震活动

地震活动是海啸最主要的原因。在海洋中或在海洋附近,在地震的形成或减弱时都会发生海啸。在地震发生时,海底板变形,造成海水移位。在地震减弱时, 地壳板块之间相互滑动,造成大量的旋流,而引发了大量海水的置换和转移。

海底山崩

海底山崩也能导致海啸。海底山崩常发生在地震期间或在海底火山爆发时。这些山崩以及地震中落下的沉淀物和岩石也会导致大规模海水的移动,引发海啸。

宇宙的影响

在海洋中,宇宙的影响是最不经常引起海啸的因素。这就好象是向池塘里扔石头,除非扔进大量的石头,否则不会引起海啸。当石块冲击水时,从落水点处向外会引起阵阵微波。在宇宙的影响中,这些微波也会导致大规模的海啸,当海水接近岸边时海啸增强。

海啸预警知识

物理基础:海啸预警的物理基础在于地震波传播速度比海啸的传播速度快。地震纵波即P波的传播速度约为6~7千米/秒,比海啸的传播速度要快20~30倍,所以在远处,地震波要比海啸早到达数十分钟乃至数小时,具体数值取决于震中距和地震波与海啸的传播速度。例如,当震中距为1000千米时,地震纵波大约2.5分钟就可到达,而海啸则要走大约1个多小时;1960年智利特大地震激发的特大海啸22小时后才到达日本海岸。

如能利用地震波传播速度与海啸传播速度的差别造成的时间差分析地震波资料,快速地、准确地测定出地震参数,并与预先布设在可能产生海啸的海域中的压强计(不但应当有布设在海面上的压强计,更应当有安置在海底的压强计)的记录相配合,就有可能做出该地震是否激发了海啸、海啸的规模有多大的判断。然后,根据实测水深图、海底地形图及可能遭受海啸袭击的海岸地区的地形地貌特征等相关资料,模拟计算海啸到达海岸的时间及强度,运用诸如卫星、遥感、干涉卫星孔径雷达等空间技术监测海啸在海域中传播的进程、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将海啸预警信息及时传送给可能遭受海啸袭击的沿海地区的居民,并在可能遭受海啸袭击的沿海地区,开展有关预防和减轻海啸灾害的科技知识的宣传、教育、普及以及应对海啸灾害的训练和演习。这样,就有希望在海啸袭击时,拯救成千上万生命和避免大量的财产损失。

海啸预警具有可靠的物理基础,它不但在理论上是成立的,实际上也是可行的,并且已经有了成功的范例。例如,1946年,海啸给夏威夷的“曦嵝”(Hilo)市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于是,1948年便在夏威夷便建立了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从而有效避免了在那以后的海啸可能造成的损失。倘若印度洋沿岸各国在2004年印度洋特大海啸之前,能与太平洋沿岸国家一样建立起海啸预警系统,那么这次苏门答腊--安达曼特大地震引起的印度洋特大海啸,决不致造成如此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以上所述的海啸预警对于“远洋海啸”比较有效。但是,对于“近海海啸”(亦称“本地海啸”)即激发海啸的海底地震离海岸很近,例如只有几十至数百千米的海啸,由于地震波传播速度与海啸传播速度的差别造成的时间差只有几分钟至几十分钟,海啸早期预警就比较难于奏效。

预警系统:地震能引发海啸,因此海啸的预警信息要由地震监测系统提供。在全球地震多发地带如太平洋沿岸、印度洋沿岸都应该有完善的地震监测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世界上最大的海啸有多高

全文共 538 字

+ 加入清单

世界上最大的海啸有多高?据小编所知,海啸时掀起的狂涛骇浪。高度可达10多米至几十米不等。形成“水墙”。最大海啸阿拉斯加西南的瓦尔迪兹海面太平洋北部1964年3月28日“威廉王卫之声”地震后的海啸浪高67米。今天小编还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海啸预测与逃生常识,请大家好好学习。

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位于夏威夷檀香山附近,是目前全球唯一的多国海啸预警系统。1949年成立,并于1965年扩大参与国范围,包括中国、日本、澳大利亚等环绕太平洋的26个国家都参与其中,中国在1983年加入。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主要职能是收集太平洋海盆的地震波和海潮监测站探测到的信息,交换各国情报,评估能引发海啸的地震并发布海啸警报。

我国于1983年正式成为国际海啸协调组的成员国,此后国家海洋局开始了我国海啸的预警业务。目前我国国家预报中心海啸预报产品包括:海啸传播到近岸各验潮站的时间预报、海啸波高度预报,以及大洋中海啸波传播时间图。目前能够实现越洋海啸30分钟预警、区域海啸20分钟预警、局地海啸15分钟预警。国家预报中心在接到太平洋海啸警报中心的地震海啸消息后,将计算出的预警结果利用传真和短信下发至沿海各省有关部门。

感谢大家收看,本期的海洋灾害小知识介绍完了,大家喜欢吗?期待能有更多的新老朋友的加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海上的船只遇到海啸会翻吗

全文共 507 字

+ 加入清单

海啸通常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等产生的破坏性极强的海浪。一旦海啸来临,大多数人的反应是向岸上奔跑。可是对船而言,遭遇海啸时待在深海区域比待在码头安全得多。那么海上的船只遇到海啸会翻吗?海啸预测与逃生常识都有哪些呢?下面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这些海洋灾害小知识。

海上的船只遇到海啸是不会翻的。海啸对海上的船舶不会造成危害,因为海啸波是长波,波长有数百公里,而船舶的航行速度最多也就每小时几十公里,所以根本感觉不到海啸波。

在开阔的海面上,海啸波高度很低,海啸波在大洋中移行时,波长可达数十公里或数百公里,波高仅为1米左右,周期2-200分钟。海啸的传播速度与它移行的水深成正比。在太平洋,海啸的传播速度一般为每小时数百公里。海啸不会在深海大洋上造成灾害,正在航行的船舶甚至很难察觉这种波动。海啸发生时,越在外海越安全,因此,准备靠岸或者停靠在岸边的船舶要及时向外海开就可以化险为夷。如果没有时间开出海港,所有人都要撤离停泊在海港里的船只。海啸登陆时海水往往明显升高或降低,如果看到海面后退速度异常快,立刻撤离到内陆地势较高的地方。

一旦海啸进入大陆架,由于深度急剧变浅,波高骤增,可达20-30米,这种巨浪可带来毁灭性灾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海啸怎么办

全文共 2460 字

+ 加入清单

海啸是一种灾难性的海浪,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下50千米以内、芮氏规模6.5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那么,你知道海啸怎么办吗?下面是小编带来关于海啸自救措施,希望能让大家有所收获!

海啸的分类

海啸可分为4种类型。即由气象变化引起的风暴潮、火山爆发引起的火山海啸、海底滑坡引起的滑坡海啸和海底地震引起的地震海啸。中国地震局提供的材料说,地震海啸是海底发生地震时,海底地形急剧升降变动引起海水强烈扰动。其机制有两种形式:“下降型”海啸和“隆起型”海啸。

“下降型”海啸:某些构造地震引起海底地壳大范围的急剧下降,海水首先向突然错动下陷的空间涌去,并在其上方出现海水大规模积聚,当涌进的海水在海底遇到阻力后,即翻回海面产生压缩波,形成长波大浪,并向四周传播与扩散,这种下降型的海底地壳运动形成的海啸在海岸首先表现为异常的退潮现象。1960年智利 地震海啸就属于此种类型。

“隆起型”海啸:某些构造地震引起海底地壳大范围的急剧上升,海水也随着隆起区一起抬升,并在隆起区域上方出现大规模的海水积聚,在重力作用下,海水必须保持一个等势面以达到相对平衡,于是海水从波源区向四周扩散,形成汹涌巨浪。这种隆起型的海底地壳运动形成的海啸波在海岸首先表现为异常的涨潮现象。1983年5月26日,中日本海7.7级地震引起的海啸属于此种类型。

海啸预警

在大地震之后如何迅速地、正确地判断该地震是否会激发海啸,这仍然是个悬而未决的科学问题。尽管如此,根据目前的认识水平,仍可通过海啸预警为预防和减轻海啸灾害做出一定的贡献。

海啸预警的物理基础在于地震波传播速度比海啸的传播速度快。地震纵波即P波的传播速度约为6~7千米/秒,比海啸的传播速度要快20~30倍,所以在远处,地震波要比海啸早到达数十分钟乃至数小时,具体数值取决于震中距和地震波与海啸的传播速度。例如,当震中距为1000千米时,地震纵波大约2.5分钟就可到达,而海啸则要走大约1个多小时;1960年智利特大地震激发的特大海啸22小时后才到达日本海岸。

如能利用地震波传播速度与海啸传播速度的差别造成的时间差分析地震波资料,快速地、准确地测定出地震参数,并与预先布设在可能产生海啸的海域中的压强计(不但应当有布设在海面上的压强计,更应当有安置在海底的压强计)的记录相配合,就有可能做出该地震是否激发了海啸、海啸的规模有多大的判断。然后,根据实测水深图、海底地形图及可能遭受海啸袭击的海岸地区的地形地貌特征等相关资料,模拟计算海啸到达海岸的时间及强度,运用诸如卫星、遥感、干涉卫星孔径雷达等空间技术监测海啸在海域中传播的进程、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将海啸预警信息及时传送给可能遭受海啸袭击的沿海地区的居民,并在可能遭受海啸袭击的沿海地区,开展有关预防和减轻海啸灾害的科技知识的宣传、教育、普及以及应对海啸灾害的训练和演习。这样,就有希望在海啸袭击时,拯救成千上万生命和避免大量的财产损失。

海啸预警具有可靠的物理基础,它不但在理论上是成立的,实际上也是可行的,并且已经有了成功的范例。例如,1946年,海啸给夏威夷的“曦嵝”(Hilo)市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于是,1948年便在夏威夷便建立了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从而有效避免了在那以后的海啸可能造成的损失。倘若印度洋沿岸各国在2004年印度洋特大海啸之前,能与太平洋沿岸国家一样建立起海啸预警系统,那么这次苏门答腊--安达曼特大地震引起的印度洋特大海啸,决不致造成如此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以上所述的海啸预警对于“远洋海啸”比较有效。但是,对于“近海海啸”(亦称“本地海啸”)即激发海啸的海底地震离海岸很近,例如只有几十至数百千米的海啸,由于地震波传播速度与海啸传播速度的差别造成的时间差只有几分钟至几十分钟,海啸早期预警就比较难于奏效。为了在大地震之后能够迅速地、正确地判断该地震是否激发海啸,减少误判与虚报、特别是“近海海啸”预警的误判与虚报以提高海啸预警的水平,必须加强对海啸物理的研究。

怒吼巨浪

根据现代板块结构学说的观点,智利是南极洲板块与南美洲板块相互碰撞的俯冲地带,处在环太平洋火山活动带上。这种特殊的地质结构,造成了智利处于极不稳定的地表之上。自古以来,这里火山不断喷发,地震连连发生,海啸频频出现,灾难时常降临。1960年5月21日凌晨开始,在智利的蒙特港附近海底,突然发生了世界地震史上罕见的强烈地震。大小地震一直持续到6月23日,在前后1个多月的时间内,先后发生了225次不同震级的地震。震级在7级以上的有十几次之多,其中震级大于8级的有3次。

海啸多发区

据1900年到1983年的统计,太平洋地区共发生405次海啸,其中造成伤亡和显著经济损失的达84次,即平均每年一次。还有人认为,这个区域每18个月就至少要发生一次破坏性海啸。

世界海啸多发区为夏威夷群岛、阿拉斯加区域、堪察加—千岛群岛、日本及周围区域、中国及其邻近区域、菲律宾群岛、印度尼西亚区域、新几内亚区域—所罗门群岛、新西兰—澳大利亚和南太平洋区域、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北部及智利海岸、中美洲及美国、加拿大西海岸,以及地中海东北部沿岸区域等。

预警系统

地震能引发海啸,因此海啸的预警信息要由地震监测系统提供。在全球地震多发地带如太平洋沿岸、印度洋沿岸都应该有完善的地震监测网络。

海啸自救措施

一、地震是海啸最明显的前兆。如果你感觉到较强的震动,不要靠近海边、江河的入海口。如果听到有关附近地震的报告,要做好防海啸的准备,注意电视和广播新闻。要记住,海啸有时会在地震发生几小时后到达离震源上千公里远的地方。

二、海上船只听到海啸预警后应该避免返回港湾,海啸在海港中造成的落差和湍流非常危险。如果有足够时间,船主应该在海啸到来前把船开到开阔海面。如果没有时间开出海港,所有人都要撤离停泊在海港里的船只。

三、海啸登陆时海水往往明显升高或降低,如果你看到海面后退速度异常快,立刻撤离到内陆地势较高的地方。

四、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个急救包,里面应该有足够72小时用的药物、饮用水和其他必需品。这一点适用于海啸、地震和一切突发灾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海啸发生的最主要原因

全文共 2858 字

+ 加入清单

海啸通常是由一系列波动组成,海底地震、滑坡、火山爆发和陨石降落都能引发海啸。海啸发生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呢?本文是小编整理海啸发生的最主要原因的资料,仅供参考。

遇到海啸时有哪些求生技巧

海啸来临之前会有瞬间退潮,可以直退出百米以外,露出海床,此时海啸波峰可能尚在视线之外,或看起来不那么危险,此时不可观望,应迅速逃离,寻找地势高处躲避。

海啸波长非常之长,可达几百公里,第一波袭击与第二波袭击的间隔时间可达数十分钟,在经受第一波海啸袭击后,不可急于离开避难地,应在避难地安静等待——很多人就是在第一波海啸过去后误以为已经安全,离开避难地回家整理财物或寻找亲人,从而于第二、第三波袭击中丧生。

应注意原离高压电线,避免触电。

海啸发生的最主要原因

一、海啸发生的最主要原因

1、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巨大岩体塌陷和滑坡等导致的海水长周期波动,能造成近岸海面大幅度涨落。

2、海底地震或火山爆发所引起的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

3、由于海底地震、地壳变动、火山爆发、山体滑坡、海中核爆炸等造成的海洋和近岸水域水面巨大涨落现象。

二、引发海啸的主要原因

一、由于海底地震、火山爆发、大滑坡、大塌陷等地质构造变化而引起的巨浪所造成的灾害我们称为海啸灾害。

二、海上的飓风、台风等极端气候也能引发海啸,这种海啸称为风暴海啸,它同样能造成人员和财产的损失。

三、滨海沿岸的大规模山崩、悬崖滑落也曾引发海啸,

四、水下核爆炸也会引发海啸,因为水下核爆炸会在瞬间在海洋中突然释放巨大的能量,使海水剧烈振荡而引发海啸

五、引起最大规模海啸是天体事件,小行星和慧星如果撞击海洋就会引发规模比印尼海啸的能量大几十万倍、几千万倍。

三、海啸是怎么形成的

海啸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水下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塌陷和滑坡等大地活动都可能引起海啸。地震发生时,海底地层发生断裂,部分地层出现猛然上升或者下沉,由此造成从海底到海面的整个水层发生剧烈“抖动”。这种“抖动”与平常所见到的海浪大不一样。海浪一般只在海面附近起伏,涉及的深度不大,波动的振幅随水深衰减很快。地震引起的海水“抖动”则是从海底到海面整个水体的波动,其中所含的能量惊人。

海啸是一种灾难性的海浪,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下50千米以内、里氏震级6。5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水下或沿岸山崩或火山爆发也可能引起海啸。在一次震动之后,震荡波在海面上以不断扩大的圆圈,传播到很远的距离,正象卵石掉进浅池里产生的波一样。海啸波长比海洋的最大深度还要大,轨道运动在海底附近也没受多大阻滞,不管海洋深度如何,波都可以传播过去。

海啸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三个:地震、海底山崩塌方和宇宙天体的影响。

地震是引发海啸的最关键原因:当地震在深海海底或者海洋附近发生时,地壳运动造成海底板块变形,板块之间出现滑移,这造成海水大量的逆流,并引发海水开始大规模的运动,形成海啸。

海底山崩塌方:因地震或海底火山爆发所引发,山崩塌方落下的沉积物和岩石也会导致大规模海水的运动,从而引发海啸。

宇宙天体的影响:诱发海啸的情况则最不常见,通常陨石坠落海洋中会激起波浪,当陨石激起的波的能量足够强大时,也会引发海啸。

通常,如果岸边的海水出现异常的增高或降低,则预示着海啸即将来临。而在发生海啸时,岸边的人们要尽快从地势低洼的地区转移到地势高的区域。

海啸主要受海底地形、海岸线几何形状及波浪特性的控制,呼啸的海浪冰墙每隔数分钟或数十分钟就重复一次,摧毁堤岸,淹没陆地,夺走生命财产,破坏力极大。全球的海啸发生区大致与地震带一致。全球有记载的破坏性海啸大约有260次左右,平均大约六、七年发生一次。发生在环太平洋地区的地震海啸就占了约80%。而日本列岛及附近海域的地震又占太平洋地震海啸的60%左右,日本是全球发生地震海啸并且受害最深的国家。

如何预防海啸

海啸前

1、地震海啸发生的最早信号是地面强烈震动,地震波与海啸的到达有一个时间差,正好有利于人们预防。地震是海啸的“排头兵”,如果感觉到较强的震动,就不要靠近海边、江河的入海口。如果听到有关附近地震的报告,要做好防海啸的准备,要记住,海啸有时会在地震发生几小时后到达离震源上千公里远的地方。

2、如果发现潮汐突然反常涨落,海平面显著下降或者有巨浪袭来,并且有大量的水泡冒出,都应以最快速度撤离岸边。

3、海啸前海水异常退去时往往会把鱼虾等许多海生动物留在浅滩,场面蔚为壮观。此时千万不要前去捡鱼或看热闹,应当迅速离开海岸,向内陆高处转移。

4、通过氢气球可以听到次声波的“隆、隆”声。

发生海啸时

1、发生海啸时,航行在海上的船只不可以回港或靠岸,应该马上驶向深海区,深海区相对于海岸更为安全。

2、因为海啸在海港中造成的落差和湍流非常危险,船主应该在海啸到来前把船开到开阔海面。如果没有时间开出海港,所有人都要撤离停泊在海港里的船只。

3、海啸登陆时海水往往明显升高或降低,如果看到海面后退速度异常快,立刻撤离到内陆地势较高的地方。

经典事例:2004年圣诞节,10岁的英国女孩蒂莉。史密斯在印尼海啸发生时所做的事情就是一个例子。当天早晨,史密斯与家人在海滩散步,当看到“海水开始冒泡,泡沫发出咝咝声,就像煎锅一样”时,她凭借所学的科学知识,迅速判断出这是海啸即将到来的迹象。在她的警告下,约一百名游客在海啸到达前几分钟撤退,幸免于难。

被视为英雄的蒂莉3日在联合国总部受到了国际减灾战略机构的欢迎。这个设在瑞士日内瓦的联合国机构现在正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增强人们应对灾害的反应能力。

在去年发生的南亚大地震中,巴基斯坦和印度众多学校被摧毁,许多儿童因此丧生。“蒂莉的故事提醒我们,教育攸关生死,”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会见蒂莉前说,“所有孩子都应当接受减灾教育,这样他们就能知道,在自然灾害发生时应该做什么。”

发生海啸后

海啸与海底地震有关,可引发高达30米的巨浪,在沿海地带会造成巨大破坏。

感觉强烈的地震或长时间的震动时,需要立即离开海岸,快速到高地等安全处避难。

如果收到海啸警报,没有感觉到震动也要立即离开海岸,快速到高地等安全处避难。通过收音机或电视等掌握信息,在没有解除海啸警报之前,勿靠近海岸。

不是所有地震都引起海啸,但任何一种地震都可能引发海啸。当你感觉大地发生颤抖时,要抓紧时间尽快远离海滨,登上高处。不要去看海啸---如果你和海浪靠得太近,危险来临时就会无法逃脱。

发生海啸时自救方法

一、地震是海啸最明显的前兆。如果你感觉到较强的震动,不要靠近海边、江河的入海口。如果听到有关附近地震的报告,要做好防海啸的准备,注意电视和广播新闻。要记住,海啸有时会在地震发生几小时后到达离震源上千公里远的地方。

二、海上船只听到海啸预警后应该避免返回港湾,海啸在海港中造成的落差和湍流非常危险。如果有足够时间,船主应该在海啸到来前把船开到开阔海面。如果没有时间开出海港,所有人都要撤离停泊在海港里的船只。

三、海啸登陆时海水往往明显升高或降低,如果你看到海面后退速度异常快,立刻撤离到内陆地势较高的地方。

四、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个急救包,里面应该有足够72小时用的药物、饮用水和其他必需品。这一点适用于海啸、地震和一切突发灾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中国哪里可能出现海啸

全文共 503 字

+ 加入清单

海啸是海洋发生地震等情况而形成巨大海浪冲击到沿海陆地造成破坏的情况。因此能发生海啸的地方是沿海地区或岛屿,而容易发生海啸的沿海地区是处在地球板块交接地区的地震带上。那么中国哪里可能出现海啸呢?海啸预测与逃生常识都有哪些呢?下面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这些海洋灾害小知识。

中国可能出现海啸的地区有:

1、沿海地区属于板块交界处的地区。

2、大陆海岸线狭窄弯曲的地区。

3、少岛、礁湖地区。

中国的近海,渤海平均深度约为20m,黄海平均深度约为40m,东海平均深度约为340m,它们的深度都不大,只有南海平均深度为1200m。因此,中国大部分海域地震产生本地海啸的可能性比较小,只有在南海和东海的个别地方发生特大地震才有可能产生海啸。

台湾东部海域陡峭的海岸地形,不利于远震海啸波浪的堆积。但是台湾东部的堆积物形成不稳定的斜坡,一旦发生大规模海底山崩,很有可能引发致灾的海啸。

虽然中国的海岸受海啸的影响不大,但中国东部的海岸地区地势较低,许多地区,特别是许多经济发达的沿海大城市只高出海平面几米,受海浪的浪高影响极大。从成灾的角度来看,小海啸,大灾难的情况完全是有可能的,绝不可以掉以轻心。一定要有忧患意识,做好灾害预防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海啸时为什么船要冲向海啸

全文共 543 字

+ 加入清单

海啸是一种灾难性的海浪,其威力巨大,危害程度不低于地震。海啸发生时它会以每小时600-1000公里的高速在海面上会掀起狂涛骇浪,高度可达到10多米甚至是几十米,形成含有巨大能量的“水墙”。那么海啸时为什么船要冲向海啸呢?海啸预测与逃生常识都有哪些呢?下面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这些海洋灾害小知识。

在开阔海面海啸波高度很低,海啸波在大洋中移行时,波长可达数十或数百公里,波高仅为1米左右,周期2—200分钟。海啸的传播速度与它移行的水深成正比。在太平洋,海啸的传播速度一般为每小时二三百公里到一千多公里。海啸不会在深海大洋上造成灾害,正在航行的船只甚至很难察觉这种波动。海啸发生时,越在外海越安全,因此,准备靠岸或者停靠在岸边的船只要及时向外海开就可以化险为夷。

一旦海啸进入大陆架,由于深度急剧变浅,波高骤增,可达20—30米,这种巨浪可带来毁灭性灾害。海啸携带海底沉积物、船只、树木等重物一直冲入海岸线以上几百米的地方。海啸登陆时的速度可达每小时160公里。

海啸产生的巨浪可能是一个或多个,其间可能间隔几分钟或几小时。地面震动并伴随突然退潮往往是海啸发生的先兆。另外,海啸并不总是以巨浪的形式登陆。它们更有可能是快速涨潮,伴随着水下旋涡。可以把人卷入水下,并卷起重物。有时可以吞没整个海滩。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海啸预警标准

全文共 483 字

+ 加入清单

海啸通常由风暴潮、火山喷发、水下坍塌滑坡和海底地震等引发。其中,海底地震是海啸发生的最主要原因,历史上特大海啸基本上都是海底地震引起的。那么海啸预警标准是怎样的呢?海啸预测与逃生常识是怎样的呢?下面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这些海洋灾害小知识。

随着全球地震、水位观测共享网络和互联网通讯技术的发展,当前海啸预警时效正在发生飞跃性突破。以美国为例,由于观测资料匮乏和数据传输手段制约,美国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在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往往地震发生1小时甚至数小时后,才能对地震海啸进行准确判断和信息发布。如今美国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已经可以在地震发生8分钟~10分钟内发布海啸信息。

国家海洋局海啸预警中心专家表示,尽管我国海啸预警业务起步较晚,但2011年日本“3·11”地震海啸发生后,国家海洋局预报减灾司牵头组织海啸监测预警能力建设,我国海啸监测预警业务发展从此驶入“快车道”。此次新一代海啸预警业务系统正式投入使用,标志着我国海啸预警业务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下一步,国家海洋局海啸预警中心将继续加强业务建设和人员交流培训,以进一步缩短我国海啸监测预警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展开阅读全文